有調查顯示,少於四分之一乘客對的士司機態度表示滿意,並提出「私家車客運牌照規例僵化」為主要原因。
相片: (右至左)西貢區議會議員及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獅子山學會運營總監白仲祺與創辦人及臨時執行董事孫柏文。
「雙輸局面」
提倡個人自由、自由市場理念的香港智庫組織獅子山學會早前在街頭訪問了554名市民,結果顯示高達84%受訪者指在過去半年中,試過最少一次在十五分鐘內截不到的士,七成的士常客試過遇到司機聲稱不懂如何去目的地。雖然拒載屬違法,仍有69%常客稱曾被的士司機拒載,更有超過一半常客曾遇過的士司機危險駕駛及態度惡劣。
獅子山學會在新聞公布中說,調查的負面反應「根源是私家車客運牌照規例僵化,同時剝削了職業司機和乘客的機會」。
呼籲政府「放寬」規例
獅子山學會創辦人及臨時執行董事孫柏文說:「當乘客找不到的士,司機又找不到合適的乘客,那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科技解決了這個問題,讓司機和乘客在上網先配對,減少因為的士空車在路上兜路找客的時間,長遠會減少路上因為太多空車因找客而造成的路面阻塞問題。香港政府應即時放寬私家車客運牌照,解決消費者對客運私家車的強烈需求,並活化交通。長遠來講,香港政府應該借鏡數碼科技為世界各地帶來的進步,放寬各種過時的政策限制,而不是未有深入了解問題前,就一舉封殺。」
「實習生被警方像Uber主腦一樣對待,將他們拘捕,非常可恥。」
繼上星期警方拘捕了十名Uber (優步) 司機及員工後,獅子山學會昨天早上到政府總部示威及遞交請願信,表示支持被警方打擊的Uber司機,被眾多報紙及電視新聞媒體報導。
西貢區議會議員及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亦有到場支持:「政府說支持資訊科技,為什麼要禁止Uber?真是荒謬!」
孫柏文在示威中譴責近日警方對 Uber 的打擊行動:「實習生被警方像Uber主腦一樣對待,將他們拘捕,非常可恥。」
中庸的回應
消委會主席黃玉山在上週五無線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表示,有更多選擇對消費者是好事,但網上僱車平台在法律上存在灰色地帶,提醒消費者要注意保險問題。
「Uber可以選擇在本港法律框架下合法經營。」
消委會副總幹事徐振景也在上週五數碼電台的電台節目《早晨八達通》表示,至今收到九個關於Uber優惠條款的投訴。他表示明白新興服務對消費者有吸引之處,但依然呼籲消費者選擇交通工具時必需注意交易是否合法,亦提醒乘客可能會因為司機沒有許可證而不受保險保障。他支持政府公正執法,但表示政府應在議題上多作研究。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天表示,警方上週向Uber員工作出拘捕行動前徵詢了律政司法律意見,律政司仍要等待警方提交搜集到的證據才會決定是否檢控Uber。他強調,政府做事沒有厚此薄彼,執法行動沒有針對個別公司或個人。他補充,使用資訊科技可以有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而Uber可以選擇在本港法律框架下合法經營。
請到此觀看港報總編輯韋漢忠與社企民間高峰會總幹事黃永討論運輸署對Uber事件的反應。
(免責聲明: 港報總編輯韋漢忠是獅子山學會創辦人創辦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