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予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如果說他就是寰雨膠事錄總裁,相信很多人會知道他是誰……
近年在香港非常流行的廣東話潮流俗語「玩膠」,意指故意說無厘頭或不合邏輯的話來惡搞或戲虐某人或某事。縱觀香港的社交網絡,不難發現網民幾乎每日甚至每小時都會分享「膠人」或「膠事」,甚至有網站或專頁收集這類「膠人膠事」,其中便有寰雨膠事錄(Gazzetta universale ed esotiche)。此網站專門收集世界各國奇趣新聞,其創辦人陳予(Jeromy Chan)不諱言,起初只當作是玩具,但越玩下去,就變成不再只是玩具。
陳予由2004年開始以網名「YUYU」作為維基百科的編輯,亦是2013年在香港舉行的維基媒體國際會議的大會主席。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他曾為本地一個電子傳媒管理其社交媒體,現時為一個環保組織管理其社交媒體。2010年起,他開始在網上博客撰寫文章,及後在Facebook開設專頁,和一般網上媒體主打本地新聞不一樣,「寰雨膠事錄」主要集中在外國一些較有趣味性的新聞。專業現時有19000多個讚好(like),更推出了創新Whatsapp推送新聞服務。
1.「寰雨膠事錄」同埋「Gaus.ee」呢兩個名係點樣來既呢?
陳︰因為呢個係我個花名,因為我真名「給予」個「予」字,就會有各式各樣既離奇錯誤。例如係「矛」啦,會變咗「宇宙」個「宇」啦。咁正常寫政治,都唔會用真名架啦。其實「gausee」係一個字來架,咁你要拆呢個domain既時侯你係無得拆「gau.see」架嘛,咁最後只能夠拆做「gaus.ee」。咁「ee」係可以係愛沙尼亞買得到架嘛,呢個都係最近先轉,之前仲係「wf」尾,係南太平洋島國嗰邊。
2. 依家大部份網媒都以本地新聞為主,點解當初會以外國新聞作為主體?
陳:我諗呢件事真係唔係個個人知,因為呢件事唔係好有心機,或者我坐係間房到,同幾個人坐係間房到,話我地好有決心,要整個網媒,去拯救地球,唔係咁架。呢單野既起源係一單好個人既事,即係我自己係讀新聞系既,新聞系學士,新聞系碩士,非常之咁學術性,一路新聞系咁上。但係其實我真實既工作係無咩機會去做任何新聞既野,咁所以變咗係份工之間,或者係工餘時間,不如就開個博客寫下。最初就係係雅虎搵下啲奇特既新聞,自己手痕譯下寫下。所以奠定咗一個格式,咁當然後來都要講一啲故事係來自荷蘭既一個博客叫做「GeenStijl」,最後佢紅到係做咗一個公共廣播公司。咁呢個後來當然係參考咗其他野再進化啦,最初既諗法就係話自己練下筆。但係擺咗上網之後,最初係係wordpress,都無諗過要營運啲咩。但係真係有人睇喎,咁就開始保持住呢個習慣(撰文),到依家都係一個好隨機既風格,可能就係係地鐵電車上面打一啲字。所以可能係我對啲議題熟,先寫呢啲。
3. 依家好多網媒都有一啲既定立場,例如立場新聞/港人講地,形成咗網絡部落化既跡象,咁您覺得「寰雨膠事錄」會令到啲咩人聚集呢?
陳:咁都有啲數睇既,我相信有了解我既人都知道,會見到一啲影子啦。係管理方針方面,咁有啲團體係「洗版」既時侯都會被處理啦。所以唔小心都有啲方向係比較傾向本土既人,而且都會篩走咗啲建制派既,同埋一嚉比較咗翼既人。因為個書寫語言都比較叫做「三及第」,唔係一啲以前傳統完整成篇落黎既中文,會落少少口語,但係幾時落我唔話你知。呢種文體有啲人都唔係好受得到,會相信比較容易入口既人會係本土特別係一啲支持雨運﹝雨傘革命〕。既人,係一啲親民主既男性居多囉。
4. 都有留意到除咗Facebook之外,都有Telegram同埋Whatsapp既頻道。Facebook都出左咁耐,您覺得網媒係未來有無機會再轉型?
陳:我諗一時三刻都好難,咁我地最多都係得兩三個人既時侯,要轉其實就好容易啦。我都有啲頭痛架,因為Facebook有陣時好多野佢話變就變,但係香港有一樣野好獨特既野就係…你話我知香港最大既搜索引擎係邊個呀,Yahoo呀。你要改變呢個科技聚集既生態…雖然大家都驚緊話Facebook剩番既係一啲八十後既人,啲九十後用Snapchat、Instagram嗰啲。Telegram嗰部份就係自動既,除咗有陣時同大家傾計之外,係Wordpress整一下就自動傳去個群組到。本身Whatsapp既部份都有人提出過話轉去Telegram,但係係個群組到一問得三個人有Telegram。咁所以問題就係見到當大家已經聚咗係一個平台到,大家就好難去轉,除非Facebook無左,咁大家先會再諗去邊。咁我又覺得唔太擔心既,我地會轉係因為我地想有啲新同埋後備既野。
5. Facebook專頁都有差唔多兩萬個讚好,有無諗過希望用呢啲影響力去完成一啲目標?
陳:無喎,因為呢檔野本身就係唔知想點。我覺得呢件事有趣既原因係因為我真係當佢係生活習慣其中一舊野,練下支筆呀,同大家玩吓呀。咁當然依家開始上數都會有少少壓力,但係其實都可以算係一件玩具。我生活唔係靠佢啦首先,當然有一日可能大到一個點係我要靠佢生活係另一件事。但係依家好多野都可以玩住先,試住先,唔怕講其實Whatsapp部份仲穩定過Facebook廣告收入。短期目標依家都應該達到左架啦,即係補番訂閱報紙既錢。我唔知其他報紙有無比錢比佢地既記者去睇一啲刊物,因為老實講有一啲刊物你真係要去訂既,即係例如Times咁,成日係個paywall後面你就咩都睇唔到囉。如果你唔訂Times既話,有好多英國政治既野你係睇唔到架。有陣時啲人覺得我係權威,但係我既權威係來自我真係睇報紙架嘛。我真係去睇嗰邊既報紙去同你講啲議題。咁以前就係憑興趣真白金銀自己出錢訂啦,咁依家通過左Whatsapp既收費…我又唔會打開門口話我自己好窮呀,你捐比我呀。我就寧願係…我比啲服務你,咁我去換錢,居心安樂啲。咁你唔滿意都可以退訂我,鐘意先同人地講。咁所以依家基本上係維持到幾份大既報紙既訂閱囉。中遠目標做app呢個都仲諗緊,因為app既轉變好多。
[starbox desc=”Timmy Chiu
Chiu is an intern at Harbour Times. He studies Journalism in Hang Seng Management College.
“]